中銀科技:人臉識別簽到、電子班牌加速校園智慧化進程
智慧校園指的是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化的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一體化環境,這個一體化環境以各種應用服務系統為載體,將教學、科研、管理和校園生活進行充分融合。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規劃中,浙江大學提出建設一個“令人激動”的“智慧校園”。這幅藍圖描繪的是:無處不在的網絡學習、融合創新的網絡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務治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簡而言之,“要做一個安全、穩定、環保、節能的校園。”2018年6月7日,國家標準《智慧校園總體框架》(Smart campus overall framework)發布。2018年教育部印發《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提出信息化2.0,校園、班級也隨之步入了精細化的數字管理時代。為加速推進落地智慧教育政策方針,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再可以滿足“走班制”教學的要求,電子班牌開始成為教育現代化和信息化的關鍵工具。
以往,課堂教學模式通常有口頭點名、手抄黑板報、紙質課表等,學生管理方式落后、校園文化建設方式陳舊、家校溝通不及時是一直以來普遍存在的幾大難題。遂寧市招商引資創新型高新技術龍頭企業、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公司,盛世堯承(證券代碼:812374)旗下中科城際云(InterCity Cloud;簡稱:ICC)平臺人臉識別簽到、智慧電子班牌正是為解決這些問題而生。
盛世堯承(SASUCEN)是致力于結合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移動社交等新興技術提供教育教學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其自主研發的中科城際云(更近·更快·更智慧)AI智慧云班牌具有走班排課、家校互動、人臉識別考勤、課堂環境監測等功能,是現代化教育的關鍵工具。
中科城際云智慧校園的三個核心的特征:
一是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全面的智能感知環境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提供基于角色的個性化定制服務;
二是將基于計算機網絡的信息服務融入學校的各個應用與服務領域,實現互聯和協作;
三是通過智能感知環境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為學校與外部世界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中科城際云AI智慧云班牌
秒級考勤,中科城際云人臉識別打造全新簽到方式
中科城際云AI智慧云班牌的一大功能就是實現刷臉考勤,與傳統紙質簽到、口頭點名、手動刷卡不同,學生只需通過攝像頭抓拍到人臉信息,即可實現毫秒級打卡簽到,多個學生同時通過攝像頭的情況下也可以完成準確識別,實現批量打卡,大大節省了簽到時間,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此外,刷臉考勤使得簽到更加規范,避免代簽情況的出現。人臉簽到數據可追溯,使得班級考勤率和個人出勤率一覽無余,幫助老師、家長更好地了解學生狀況。
目前,中科城際云AI智慧云班牌已經在遂寧市多個中小學校投入試點使用,可以說在實現智慧校園的道路上走在前列。據了解,其人臉識別“秒級”考勤的效率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老師反映在上課前及時收到班級學生的簽到信息,提升了考勤效率,節省了寶貴的課堂時間。
中科城際云智慧校園人臉識別考勤
中科城際云人臉識別技術,成推動智慧教育落地的關鍵
中科城際云在智慧教育領域一直是致力于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為成為幫助客戶實現業務創新、數字化轉型可信賴的合作伙伴,找到自己業務邏輯的算法技術供應商是重中之重。中科城際云采用網絡人臉識別可視云門禁具有自主專利,人臉識別技術相對來說也比較成熟且穩定。加之盛世堯承強大的技術應用能力,他們很快將算法集成到產品里面,迅速完成落地使用。
除在校園電子班牌上的應用,中科城際云人臉識別在智慧校園建設的很多其他場景也有著非常大的用武之地。
像學校教務選課系統,中科城際云人臉識別可以代替傳統的密碼登錄,教務管理人員利用人臉識別登入教務系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學校選課、排課、分班、考勤情況,實現真正的免密登入,不僅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安全性也得到更有力的保證。
如學生體能測試,用傳統人工查看證件、核對學號等手段,不僅效率低下,還難以完全杜絕學生代考等不良現象,而以人臉作為唯一憑證,有效杜絕了學生替考,保證考試公平性。此外,通過中科城際云人臉識別系統自動錄入考試成績,也很大程度地減少了手動填寫數據可能出現的錯誤。
學校圖書館借閱和歸還書籍,以往基本靠人工登記信息,而集成了人臉識別的終端機,讓學生可通過刷臉實現自助借還書,使圖書管理更加便捷高效。學校食堂,刷臉支付也是日益完善的一種新場景。學生無需攜帶飯卡,即可快速完成支付……
由此來看,未來智慧校園的建設將極大地依賴于人臉識別技術的落地應用。
打破行業壁壘,直面技術轉型才能搶占市場先機從陌生到熟悉,從懵懂到尋常,伴隨著時代的更迭,人臉識別早已不是當初遙遠的高科技名詞了。在日益發展的新興技術面前,傳統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沖擊與挑戰。打破行業壁壘,抓住信息化浪潮下的機遇、完成技術轉型是傳統中小企業生存的關鍵。
以教育行業為例,智慧教育政策使得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需求,中科城際云電子班牌是順應該政策的信息化時代的產物,而且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引爆教育市場需求。不難想象,新形勢下的未來勢必將衍生出更多的新產品、新應用。中小企業趁勢發展,快速突破行業壁壘,應用新科技手段解決傳統行業問題,必能搶占市場先機!